非遗技艺在指尖流转,年轻创意在传承中绽放。6月8日上午,2024年“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种子计划”在2024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广东主会场正式启动。本届“种子计划”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(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、广东省非遗传播与发展工作站(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)承办,广东省岭南文化艺术促进基金会支持。
“种子计划”通过让传承人走进学校开展讲座,让学生走出校园、走进非遗传承基地亲身实践,旨在充分调动学校、非遗传承人、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,引导新一代青年学子聚焦非遗,以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。
启动仪式上,非遗传承人和种子学校师生代表通过“结对仪式”现场组建社会实践队伍。英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、莞香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欧、广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翟惠玲、剪纸(广东剪纸)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饶宝莲、石湾陶塑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志伟、粤绣(广绣)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元,分别向广州体育学院、东莞理工学院、广州美术学院等种子学生代表赠予非遗项目制作工具或表演道具,共同开启2024广东非遗传承人群“种子计划”的创新实践。
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会上获悉,本届“种子计划”将于6月-12月,围绕1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,联动10所种子学校,邀请12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一系列非遗讲座、非遗研学、实地教学、非遗传承交流会和成果展等活动。
“事实上,广绣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,存在着传承老龄化的问题。我们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我们的传承。通过‘种子计划’,我们关注到年轻人喜欢的素材和题材,意识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。我们也与时俱进,将课程进行改良,通过1-2小时的速成课程就能够完成一幅作品,如广绣的车载香薰、耳坠、广绣音箱等绣品,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课程。”王新元介绍,希望“种子计划”能够扩大范围,推动应届毕业生和高校实习生进行非遗项目实习,形成产学研一体的转化形式,为非遗传承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。
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教师、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方昕也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,在工艺美术学院现有的课程当中,有超过10项的非遗项目,学院也鼓励学生多去汲取非遗相关的养分。“种子计划”很好地补充了课堂中不容易接触到的内容,这些非遗的内容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,将饱含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植根到学生的职业成长当中。
作为本届“种子计划”的支持单位,广东省岭南文化艺术促进基金会积极参与广东省重大文化项目,在资助岭南文化、扶植非遗人才、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。
“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。”广东省岭南文化艺术促进基金会拟任秘书长,南方电网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李燕萍表示,只有不断提高传承人的传承水平,才能增强非遗的表现力和吸引力,在过往一个阶段“种子计划”用新颖、有趣的方式引导新一代青年学子关注非遗、参与非遗传承。希望本次参与“种子计划”的年轻一代能继续承先辈之智慧,让非遗项目不断生长、繁衍,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。
6月8日是2024年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,2024年也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20周年。
广东省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伍晨表示,近年来,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,扎实做好非遗名录建设,实施“广东省传承人群种子计划”积极培养传承人,精心策划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等人民群众参与度高,获得感强的非遗主题活动。在各级文旅部门,非遗传承人,非遗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,进一步增强了非遗系统性保护,提升了非遗传承水平,扩大了非遗普及力度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持续增强全社会对非遗的整体认知和保护意识,传承和弘扬非遗的当代价值,打造广东省非遗馆等传承体验设施,进一步推动非遗对外交流互鉴,扩大广东非遗的影响力,为人文湾区、文化强省建设发挥重要作用。”武晨说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