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买国货比买大牌一年能多省小几万;原来薅各大平台羊毛比吃几个月泡面买名牌包更有成就感;在你看来那是临期商品,在我看来这是1折的宝贝。”
双十一临近,年轻人之间的消费方式迎来大幅改变,冲动、野蛮消费已成为过去式,“反向消费”这种新的消费模式正在兴起。
01 什么是反向消费?
顾名思义,反向消费就是与超前消费、野蛮消费相反的一种消费方式。反向消费的关键在于注重性价比、追求品质,反向消费不是不消费,而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趋向于理智。
在过去消费欲望刺激的下,年轻人往往会盲目追求品牌与高价,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,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。
而当下,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商品成为生活“刚需”,年轻人开始精打细算、看重实际需求、关注产品真实价值、性价比等因素,由此流行起来的理性消费逻辑,也成为了年轻人口中的“反向消费”。
02 买国货、买临期、买折扣,年轻人都是如何反向消费的?
具体来看,反向消费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,例如老牌国货的崛起。?
“花西子事件”后,众多老牌国货在互联网上翻红,蜂花、莲花、郁美净、鸿星尔克等国货品牌纷纷在直播间推出79元的产品套组,低价高品质的产品打破了消费者对大牌商品的过度依赖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便宜又实惠的老牌国货。
林美是一名一线城市普通的上班族,她对记者表示:“一套普通大牌护肤品3000元预计用3个月,一年就是1万2,而国货一套600元能搞定,这还不算化妆品、日用品等,累计算下来一年能多省小几万不是问题。”
在她看来,国货品牌不输国外大牌,反向消费或许是一种更良性的消费习惯。
林美只是当下年轻人消费模式转变的一个缩影,在小红书上以国货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上万条关于支持国货的帖子,更有博主整理出了详细的平替名单,可以看到年轻人的消费模式正在越来越理性。
除了热衷于购买老牌国货外,年轻人爱买折扣商品、临期商品也是反向消费的体现。
近年来,折扣店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出现,盒马2021年切入生鲜折扣店,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布局,物美、家家悦、人人乐等头部商超也开出多家折扣店。
就在本月,永辉超市宣布将在全国范围的门店中增设“正品折扣店”,并同步在线上App和小程序中增设折扣专区。
在豆瓣上,甚至还有一个“我爱临期食品”小组,组员超过10万人。
在组里,大家互相推荐各个城市的折扣店,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。这里的组员信奉“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。临期食品可以买,临期食品不丢人。”等一系列准则。
可以看到的是,以折扣、临期为卖点的商品正在成为当下零售行业的大趋势,比起逛普通的商超,折扣零售店可以帮助年轻人用更少的支出实现消费不降级的目的。
03 反向消费趋势下,电商平台如何破局?
双十一期间,为顺应年轻人反向消费的趋势,各大电商平台也玩起了主打“低价”营销策略。
例如,京东今年双11就以“真便宜”作为主题。据官方介绍称,京东在商品、价格、服务方面进行全面升级,10月23日晚8点现货开卖,超8亿款商品全程价保,部分商品价保时长高达90天,买贵一键退差价。
双十一作为天猫的主战场更是打出了“更便宜、全网低价”等营销关键词。
据官方介绍,此次将8000万商品达到全年*价。除满300减50以外,天猫双11还将发放近200多亿红包,网友直呼:“降香型双11来了。”
与过去相比,如今的消费者不再冲动购物,不再被被消费主义所裹挟,他们会提前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商品评价,关注各大电商平台间的价格差异,甚至细心比对售后服务,为自己的每一笔开销寻求*的回报。
电商平台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,当理性消费回归后,购物最真实的需求才得以显现出来。
事实上反向消费的案例还有很多,昔日网红钟薛高如今降价也卖不动了;新款iPhone15销量陷入停滞,用户忠诚度大幅下滑;瑞幸、库迪咖啡成为星巴克的平替,开遍大街小巷;昔日的网红奶茶逐渐式微,4块钱的冰雪蜜城柠檬水成为主流……
“反向消费”的出现,意味着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改变,他们不再盲目崇拜大牌与高价,转而将关注重点转向性价比、实用性等因素。简而言之就是,年轻人更追求“物有所值”。
此外,反向消费也可以看作是年轻人抵制消费主义的一种方式。在过去,疯狂网购、直播下单、省吃俭用买奢侈品等生活方式不断侵蚀年轻人的钱包,超前消费、野蛮消费、冲动消费等模式让不少年轻人掉入消费主义陷阱。
经历过消费主义的洗礼后,年轻人不在追求物质上的“伪需求”,在反向消费的趋势下,他们的生活方式开始逐渐回归理性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